中國古代紀時考
Special Price
HK$88.00
Regular Price
HK$106.00
In stock
SKU
BBAHKO153A
產品總覽
- 「天干地支」紀年從何而起?太歲紀年與干支是什麼關係?漢代為何既有「雞鳴」「平旦」等十六時辰制,又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時辰制?「畢陬」「極塗」「太簇」「黃鐘」等紀月之名從何而來?中國古代紀時方法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徑。
- 但其中概念對於現代人而言很不易掌握。
- 本書分為紀日、紀時刻與時辰、紀月、紀年四個部分,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人們對時間變化的認識及其記錄方式的改變。
- 其論述過程由易到難,既反映了古代人從紀日到紀年的時間認識過程,也對現代人學習了解古代紀時方法很有幫助。
- 作者:張衍田
- 品牌:HK Open Page/香港中和出版
- 出版日期:2020.08
- 選書分類:中國歷史
- 裝訂:平裝
- 頁數:200
- ISBN:9789888694105
Products Description
內容簡介
「天干地支」紀年從何而起?
太歲紀年與干支是什麼關係?
漢代為何既有「雞鳴」「平旦」等十六時辰制,又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時辰制?
「畢陬」「極塗」「太簇」「黃鐘」等紀月之名從何而來?
中國古代紀時方法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徑。但其中概念對於現代人而言很不易掌握。
本書分為紀日、紀時刻與時辰、紀月、紀年四個部分,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人們對時間變化的認識及其記錄方式的改變。其論述過程由易到難,既反映了古代人從紀日到紀年的時間認識過程,也對現代人學習了解古代紀時方法很有幫助。
作者介紹
張衍田
1938年生,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教研室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獻、古代漢語,尤其是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四部文獻學術源流等方面的研究。在《北大史學》、《文獻》等刊物發表過重要學術論文,專著有《史記正義佚文輯校》(1985)、《資治通鑒新注》(1998)、《中國歷史文選》(2002)等,曾參與校點《宋朝諸臣奏議》。
目錄
小 序 i
第一篇 紀日
一、釋「日」 3
二、紀日方法 5
(一)十干紀日 5
(二)干支紀日 10
(三)數字紀日 15
(四)韻目紀日 21
第二篇 紀時刻與時辰
一、人對「日」分時段的早期認識 27
二、「日」分時段的等時制 32
(一)時刻計時制 32
(二)時辰計時制 37
第三篇 紀月
一、釋「月」 59
二、紀月方法 61
(一)數字紀月 61
(二)干支紀月 63
(三)音律紀月 71
(四)三分四時紀月 74
(五)楚地月名 75
(六)其他紀月名稱舉例 77
三、與紀月有關的幾個問題 81
(一)月首 81
(二)閏月 84
(三)一月三分與一月四分 89
第四篇 紀年
一、釋「年」 99
二、年稱分解 101
(一)載 102
(二)歲 103
(三)祀 105
(四)年 107
三、紀年方法 109
(一)利用君主在位年數紀年 109
(二)歲星紀年與太歲紀年 123
(三)干支紀年 140
四、與紀年有關的幾個問題 148
(一)歲首 148
(二)四季 162
(三)二十四節氣 166
Products Details
品牌 | HK Open Page/香港中和出版 |
---|---|
單位說明 | 1書 |
作者 | 張衍田 |
裝訂 | 平裝 |
開本 | 32 |
內頁頁數 | 200 |
ISBN | 9789888694105 |
語種 | 中文繁體 |
印刷用色 | 四色+單色 |
產品類別 | 中國歷史 |
產品尺寸 | 13 x 19.5 x 1.4cm |
出版日期 | 2020.08 |
Customer Reviews
Write Your Own Review
More from HK Open Page/香港中和出版
-
文言課堂的點翠飛花——新高中文言文指定課文注釋及簡說Special Price HK$78.00 Regular Price HK$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