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城市文明
HK$186.00
In stock
SKU
BBAHKO148A
產品總覽
- 城市的出現—由原始農業聚落進化至城市,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 原始文化由此走進了較高的發展階段,成為文明。
- 城市是文明的載體,城市的發展與變更體現了文明的演變。
- 本書作者是城市發展的系統研究者,曾以專著討論中國城市文明發展過程,廣受讀者歡迎。
- 在本書中繼而探討了兩河流域、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時間上較晚的愛琴海古城市文明。
- 嘗試還原這些古城市文明的發展軌跡,並討論不同文明軌跡之下的不同發展脈絡。
- 本書配以眾多地圖及照片、插圖,讓讀者在領略西方古城市的特色時,同時回溯一個個古文明艱辛又神奇的足跡。
- 對於理解中國古城市文明的發展及其特點,也提供了重要的比較和參考。
- 作者:薛鳳旋
- 品牌:HK Open Page/香港中和出版
- 出版日期:2019.07.16
- 選書分類:歷史˙地理
- 裝訂:平裝
- 頁數:296
- ISBN:9789888466603
Products Description
內容簡介
城市的出現—由原始農業聚落進化至城市,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原始文化由此走進了較高的發展階段,成為文明。城市是文明的載體,城市的發展與變更體現了文明的演變。
本書作者是城市發展的系統研究者,曾以專著討論中國城市文明發展過程,廣受讀者歡迎。在本書中繼而探討了兩河流域、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時間上較晚的愛琴海古城市文明。嘗試還原這些古城市文明的發展軌跡,並討論不同文明軌跡之下的不同發展脈絡。
本書配以眾多地圖及照片、插圖,讓讀者在領略西方古城市的特色時,同時回溯一個個古文明艱辛又神奇的足跡。對於理解中國古城市文明的發展及其特點,也提供了重要的比較和參考。
作者介紹
薛鳳旋
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在香港長大和受教育。他畢業於香港大學,取得地理學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1974-1977年就讀倫敦大學倫敦經濟學院,獲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薛教授專著及編著共約四十種,國際學術論文逾一百篇,專攻城巿、區域發展、基建和發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從傳統國都到社會主義首都》《中國的大都巿》《中國區域發展報告》《香港與澳門》《澳門五百年》《香港發展地圖集》《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清明上河圖與北宋城市化》等。
目錄
序
引言 對西方古城市文明的探索
1. 文化、文明、古城市文明
2. 西方與中國古城市文明的時序與關係
3. 西方古城市文明的出現與各自特點:自然條件、人的選擇
4.結論:「 天人感應」:解讀古城市文明間的差異
第一章 兩河流域的古城市文明與蘇美爾城邦
1. 西方城市及西方文明的發源地
2. 文明前的地方文化與農村聚落
3.「初城」:文明的門檻(公元前3400─前3100年)
4. 城邦初期(公元前3100─前2800年)
5. 城邦鼎盛期(公元前2800─前2340年)
6. 帝國時代的城市演變(公元前2340─前2160年)
7. 結論:兩河流域古城市文明的興起與特點
第二章 埃及的古城市文明
1. 埃及古城市文明特點
2. 文明的曙光:「初城」的出現(公元前3600─前3300年)
3. 城邦時代及古城市文明的傳播(公元前3300─前2890年)
4. 王朝 / 法老時代的演變與社會發展
5. 古埃及的城市(公元前3050─前1069年)
6. 結論:埃及古城市文明的指向與特色
第三章 印度河古城市文明
1. 引言:令人費解的哈拉帕城
2. 南亞次大陸的史前文化與文明的出現
3. 印度河古城市文明特色
4. 城市化與城市特色
5. 城市案例
6. 結論:對印度河古城市文明的理解及「大同社會」的推論
第四章 愛琴海的古城市文明
1. 愛琴海古城市文明與西方文明的關係
2. 早期的愛琴海古城市文明
3. 愛琴海古城市文明第三階段:城邦時期
4. 古希臘城邦的種類及案例
5. 雅典城邦:愛琴海古城市文明的高峰
6. 愛琴海古城市文明後期:城邦時代的城市
7. 城邦時期的城市案例
8. 結論:古希臘城邦時期城市文明的特點與意義
參考資料
Products Details
品牌 | HK Open Page/香港中和出版 |
---|---|
單位說明 | 1書 |
作者 | 薛鳳旋 |
裝訂 | 平裝 |
開本 | 16 |
內頁頁數 | 296 |
ISBN | 9789888466603 |
語種 | 中文繁體 |
印刷用色 | 四色 |
產品類別 | 歷史˙地理 |
產品尺寸 | 18.5 x 25.5 x 1.9cm |
出版日期 | 2019.07.16 |
Customer Reviews
Write Your Own Review
More from HK Open Page/香港中和出版